安装了下arch双系统,真不好安啊,现把所有需要用到的代码写在这
前期准备:
1
2
|
1.制作好系统盘,在制作系统盘时需注意分区类型使用GPT,然后在主板关闭安全启动
2开机时使用U盘启动
|
无线网卡连接网络(有线可以略过)
1
2
3
4
5
6
7
8
|
1.iwctl
2.device list (列出所有WIFI设备)
3.station [网卡名称] scan (扫描网络)
4.station [网卡名称] get-networks (显示所有网络)
5.station [网卡名称] connect [WIFI名称]
输入密码
Ctrl + d 退出
ping一下看看是否连接到网络 (ping www.baidu.com)
|
连上网后,更新系统时间
1.timedatectl (更新系统时间)
分区
分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1.fdisk -l (查看自己分区)
找到我们要安装的硬盘,单 nvme 盘为 /dev/nvme0n1;单 sata 盘为 /dev/sda1
2.cfdisk + [你的硬盘]
3.Type 选择第一个 efi system
4.Write
5.选中分出来的空间,选择 new,创建根分区,输入分区大小(不小于22G)
5.选中剩下的空余空间,选择new ,创建 home 分区,输入分区大小
6.选中剩下的空余空间,选择 new ,创建 swap 交换空间 (类似于 win 的虚拟内存)
7.Sort 排下序
8.选中 home 分区,Type 选择 linux home
9.选中 swap 分区,Type 选择 linux swap
10.Write 写入
11.Quit 退出
12.再次执行 fdisk -l 看看是否分好
|
格式化分区
1
2
3
4
5
|
1.mkfs.[文件系统] (-f)/dev/[分区编号]
例: mkfs.btrfs -f /dev/nvme0n1p4
mkfs.ext4 /dev/nvme0n1p4
2.mkfs.btrfs -f /dev/nvme0n1p5 (格式化 home 分区)
3.mkswap /dev/nvme0n1p6 (初始化swap分区)
|
挂载分区
1
2
3
4
5
6
7
|
一定要先挂载根分区
1.mount /dev/[根分区编号] /mnt
例:mount /dev/nvme0n1p4 /mnt
2.mount --mkdir /dev/[home分区编号] /mnt/home (挂载根分区)
3.mount --mkdir /dev/[efi分区编号] /mnt/efi (挂载efi分区)
例:mount --mkdir /dev/nvme0n1p1 /mnt/efi
4.swapon /dev/[交换空间分区编号] (挂载交换分区)
|
配置国内镜像源
1
2
3
4
5
6
7
|
1.nano /etc/pacman.d/mirrorlist
2.在第一行添加
Server =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archlinux/$repo/os/$arch
3.Ctrl + o 保存
4.Ctrl + x 退出
5.pacman -Syy (刷新)
6.pacman -S archlinux-keyring (重新安装密钥)
|
安装基本系统
1
2
|
1.pacstrap /mnt [软件包]
base (基础系统),base-devel (工具包)
|
例:
1
|
pacstrap /mnt base base-devel linux-zen linux-zen-headers linux-firmware networkmanager grub os-prober efibootmgr ntfs-3g amd-ucode bluez bluez-utils nano
|
一路回车就可以
创建 fstab (自动挂载配置文件)
1.genfstab -U /mnt » /mnt/etc/fstab
chroot进入系统
1.arch-chroot /mnt
设置时区
设置时区
1.ln -sf /usr/share/zoneinfo/Asia/Shanghai /etc/localtime
设置硬件时间
1.hwclock –systohc
本地化
编辑locale.gen
1
2
|
1.nano /etc/locale.gen {删除 en_US.UTF-8 UTF-8 和 zh_CN.UTF-8 UTF-8 前的"#"}
2.locale-gen (生成locale)
|
编辑locale.conf:
1.nano /etc/locale.conf {添加 LANG=en_US.UTF-8}
设置主机名
设置主机名
1.nano /etc/hostname
设置 root 密码
1.passwd
设置普通用户
1.useradd -m -G wheel [用户名]
为用户创建密码
1.passwd [用户名]
编辑 sudoers 赋予用户 root 权限
1.nano /etc/sudoers {删除 %wheel ALL=(ALL:ALL) ALL前的“#”}
启用服务
网络
1.systemctl enable NetworkManager
蓝牙
1.systemctl enable bluetooth
编辑 grub
编辑 grub
1.nano /etc/default/grub {去掉 GRUB_DISABLE_OS_PROBER=false 前的“#”}
安装 grub 服务
1
2
|
1.grub-install --target=x86_64-efi --efi-directory=/efi --bootloader-id=grub
2.grub-mkconfig -o /boot/grub/grub.cfg (更新 grub 向导)
|
安装KDE
sudo pacman -S plasma
开机自启显示管理
systemctl enable sddm
其他安装
pacman -S konsole ark dolphin kate
完成安装
退出
exit
重启
reboot
进入系统
更新 grub
sudo grub-mkconfig -o /boot/grub/grub.cfg
安装中文字体
sudo pacman -S adobe-source-han-sans-cn-fonts
设置语言后重启
配置国内源
配置国内源
1
2
3
4
5
6
|
sudo nano /etc/pacman.conf
开启32位库,{去掉 [multilib]及下一行前的 "#"}
然后在下面添加:
Server =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archlinuxcn/$arch (清华源)或
Server = https://mirrors.ustc.edu.cn/archlinuxcn/$arch (科大源)或
Server = https://repo.huaweicloud.com/archlinux/$repo/os/$srch (华为源)
|
刷新软件包
sudo pacman -Syy
导入密钥
sudo pacman -S archlinuxcn-keyring
软件商店软件源安装(可选)
sudo pacman -S archlinux-appstream-data packagekit-qt6 fwupd
安装 aur 助手 yay
1
2
|
sudo pacman -S yay
yay -Syy
|
安装中文输入法参照 ArchWiKi
推荐Fcitx5
yay
使用 Yay 进行包管理
Yay 遵循与 pacman 类似(但不相同)的命令结构。所以你用 Yay 管理 AUR 包应该不难。
搜索软件包:
安装软件包:
删除软件包:
要删除包及其依赖项:
仅升级 AUR 包:
Yay 还能够升级非 AUR 软件包。上面的 a 标志将其限制为 AUR。
将 Yay 升级到新版本
现在,你可能想知道如何将 Yay 升级到可用的新版本。
答案是你不需要做任何特别的事情。当你运行以下命令时,Yay 可以自行更新: